各位摩点的朋友好,此次迟来的更新是关于《紫禁城——一部十五世纪以来的中国史》(下称《紫禁城》)的书籍装帧内容。
开门见山,《紫禁城》样书印装说明如下:
开本:170.4×240.8mm
装帧形式:圆脊,布面精装
封面材质:金色装饰布
封面工艺:丝网亮黄/白、烫金、压凹
环衬用纸:新伯爵150g
内文用纸:新伯爵100g
翻口刷边:墙红(Pantone2031u)
众筹独享天头地脚刷边:和玺彩图中枋内容
书籍整体装帧设计,由国际知名书籍设计师刘晓翔完成。刘晓翔同时也是中国出版协会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成员、XXL Studio的艺术总监。他曾获得 2018 年东京 TDC 年度奖、纽约 TDC 第 64 届全场大奖、两度获得我国出版最高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设计奖”。其设计的图书曾3次获得“世界最美的书”奖,17次获得“中国最美的书”奖。
在设计前期,设计团队就与策划团队及作者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对“紫禁城”这一厚重的题材,慎之又慎地对待,既要表现文化和历史感,也要表现出版的当代性,还要兼顾当前市场读者对书籍内容及装帧的期待,在各个方面做出平衡。
而在具体设计思路上,刘晓翔认为,《紫禁城》文本内容厚重,同时包含了大量的图片,但它不是一本画册,而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社科类书籍,要秉承这样的意识去规划开本及内文设计。
开本的纵横比例、内文的版面系统等都是设计考量的重点。3:2的开本纵横比,让书籍呈现最优美的姿态;5种体例的灵活排版,让每一页的变化都有其规律,同时图片与文本的阅读体验达到最佳。
在封面材质上,从历史文化角度出发,追求一种不均匀的斑驳肌理感,同时需要考虑书籍的厚度、坚固度、耐翻程度,几经挑选打样,最终选取了一款颗粒感较强的金色装帧布。
封面的图形设计,则最大程度地契合“故宫学”的大局观,抽象地表现了紫禁城建筑群在俯瞰的角度下层峦起伏的琉璃瓦。
翻口采用与故宫城墙相同的红色刷边,众筹项目独享的天头地脚刷边则为和玺彩图中枋内容刷边,设计让书籍充满着建筑感。同时为了让书口刷边不露白,对页面边缘进行了2毫米的印红,这样的精细程度对印制来说难度极大,相信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效果会极为震撼。
所有设计与印制的追求,都为了最大程度地呈现书籍的文化内涵,同时满足读者阅读与收藏需求。
3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