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协议
1.点击“提交订单”,即表明您已阅读并同意《众筹协议》及《隐私政策》,并自愿承担众筹相应风险。
2.参与众筹不是直接的商品交易,因此存在一定风险。请您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支持众筹项目... 显示全部
2.参与众筹不是直接的商品交易,因此存在一定风险。请您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支持众筹项目。
3.众筹存在于发起人与支持者之间,摩点作为第三方平台,只提供网络空间、技术支持等服务。众筹的回报产品和承诺由发起人提供和作出,发起者和支持者应依法承担使用摩点产品产生的法律后果。
4.众筹项目的回报发放及其他后续服务事项均由发起人负责。如果发生发起人无法发放回报、延迟发放回报、不提供回报后续服务等情形,您需要直接和发起人协商解决。
5.无论项目是否达到众筹目标金额,发起人均有权选择申请提现或者退款。支持者一旦付款成功后无法申请退款,但发起人发起的退款除外。 收起全部
无偿支持 已支持 7 份
不需要回报,我只是支持有梦想的人。
项目详情
《窗中幽灵》是一部25分钟的短片,将被作为具有超现实主义元素的数字彩色Film Noir来制作。短片讲述了在一个虚构时空中,一个外来的名利追求者是如何自作聪明并最终身陷泥泞的。我们希望能用在当下较为少见的特殊复古风格来表达一个具有警示意味的主题。
《窗中幽灵》讲述了一个日本青年来到中国企图通过非正常手段在短期实现财富自由,却最终卷入一场悲剧性的私人恩怨的故事。
李小姐在丈夫去世后与来到中国不久的日本男子修介同居。她难以承受丈夫离世的打击,精神日渐脆弱,夜晚独处时常常感到丈夫的幽灵在迫近。修介表面上关心李小姐,实际上却在暗中调查她已故丈夫的车祸真相,怀疑车祸并非意外,而是与丈夫的生意有关。李小姐在无数次的彻夜无眠下决定卖掉大部分公司股份,准备前往海外长居疗愈心灵。但修介担心失去对她的控制,继而失去通过李小姐获得的财富和地位。
在一次电影疗愈时,李小姐仿佛感觉到与去世的丈夫重逢。随后两人在回到宅邸的路途中遭遇了幽灵般的袭击。修介试图保护李小姐,却被“幽灵”重伤。修介在慌乱中杀死了“幽灵”,才发现“幽灵”原来正是李小姐本该在车祸中死去的丈夫。两人虽逃出生天,但修介陷入了对李小姐丈夫的谋杀指控,失去了所获得的一切。
此片的创作起因十分功利——制作一部申请海外电影院校的短片作品。由于作者本人在本科期间绝大多数情况都以摄影师身份参与短片创作,缺少能完整体现个人意志和审美的作品,所以“出此下策”,决定来一次同时担任编剧/导演/摄影/剪辑的制作。虽说野心巨大,但对缺乏文本创作经验和对电影整体构想体验的本人来说,迈出概念构思的第一步非常困难。我曾寄希望于翻阅电影学书籍/长时间大量观影/游玩电子游戏/对自己的生活进行系统性反思来获得灵感和冲动,毫无意外地全部失败了。我不由得感到沮丧,难道我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无法带给我任何影像上的灵感火花吗?
于是本人开始经常性失眠。直到某个夜晚,本人因为失眠不得不找一点事情来做,鬼使神差地开始整理本科期间的所有作品。在观看时,我不禁感到一种违和感:排除制作条件的影响,大部分影像都呈现出趋于自然和现实的调性和质感。我确认了这种角度来自于作为摄影师的习惯和直觉,无关于具体的叙事和文本。我接着回忆观看过的其他学生短片和主流的影像风格。无一例外,从我还未学习电影摄影起“自然主义”和“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就占领了审美和创作的高点。我为找到了一种边界而感到兴奋,随即追问:为什么与之相对的“古典主义”的影像消失了?这个“古典主义”并非指与古典情景相适配的古典主义,而是制作的方法论,即使用非自然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方式来制作的当下情境的影像。
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黄金时代电影——大卫里恩/希区柯克/比利怀尔德/黑泽明/小林正树……这些作者在他们所属的时代,毫无疑问在制作一部分的当代影像。但在如今,他们的方法论已经成为了一种前现代的理念,他们的作品成为了“古典”。意识到这种线性思维的局限后,我开始以古典主义的语境构思当下的中国故事。“一个野心勃勃的外来者,妄图以感情来控制陷入精神困境的丧偶女性,却最后作茧自缚”,一个典型的经典黑色故事雏形在我脑中产生了。
这就是《窗中幽灵》的由来。可以说这完全是以视觉概念为出发点来构思的,如今我非常兴奋于能将它变成实际存在的影像。
《窗中幽灵》在故事上使用了两个关键概念,一个是“经典黑色电影”(Film Noir),一个是“电影治疗”(Cinematherapy)。
在整体故事构思上,《窗中幽灵》使用了六十年代前经典黑色电影的故事范式。黑色电影作为一种被后世所整理归纳出的类型电影,具有当时年代大多电影所不具备的先锋性,但却同时兼有古典电影时代的风貌。电影常常通过主人公的第一人称叙述来展开故事,并通常以悲剧或模棱两可的结局收尾,主人公往往陷入无法逃脱的命运。主人公基本还具有道德上的模糊性,游走在善与恶的边缘,需要做出十分艰难的抉择。《窗中幽灵》的主角修介选择来到具有更多财富可能性的中国,他不惜伤害李小姐来满足私欲,虽看起来获得了一定的财富和地位,但并未完全察觉潜在的危机,果然在最终马失前蹄。这仿佛揭示了一种贪婪者的必然命运。
在电影的关键情节上,引入了一个来自心理学的概念“电影治疗”。电影治疗结合了心理治疗和艺术治疗的元素,利用电影的叙事、角色和情感表达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处理心理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新视角。电影治疗可以帮助创伤幸存者通过观看与创伤相关的电影,逐步面对和处理创伤记忆。治疗师可以选择与患者经历相似的情节,帮助患者在安全的环境中重新体验和整合创伤经历。在《窗中幽灵》里,李小姐正是通过定期观看一些电影来治疗自己的创伤后应激焦虑和幻觉。通过李小姐进入影院观影的情景,让“幽灵”得以在黑暗中乘虚而入,同时入侵李小姐和修介的领域,从而来产生更大的危机。在创作上,这也能带来更丰富的想象空间和视觉效果。
而在视听上,《窗中幽灵》将主要采用40至50年代好莱坞所流行的特艺色(Technicolor)色彩和彩色黑色电影(Color Noir)风格,但会使用完全的数字化流程来实现。
特艺色是一种早期的彩色电影技术,广泛应用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的好莱坞电影中。特艺色技术通过使用特殊的摄像机和复杂的冲印工艺,能够呈现出鲜艳、饱和的色彩效果,尤其在红色、绿色和蓝色上表现突出。这种技术最初采用双色系统,后来发展为三色系统,能进一步提升色彩的丰富度和真实感。《窗中幽灵》将使用数字流程来模拟出三色法的特艺色色彩,创造出一种迥异于当代现实主义影像的氛围。
彩色黑色电影作为经典黑色电影的一个小分支,虽从未成为重要潮流,但在彩色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却具有独特的印迹。在彩色黑色电影的缤纷色彩世界中,视觉上的鲜艳与活泼与情节和人物的阴谋诡计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通过色彩来传达一般黑色电影中通过明暗对比来传达的戏剧张力。《窗中幽灵》使用这样的风格,正好能徘徊于现实和虚假之间,制造一种视听上似是而非的矛盾感,给观众抽离出现实的体验。
通过这样所谓“复古”的创作理念,我希望《窗中幽灵》能带给观众有些许不一样的审美体验。我想创造一个非先进/落后二元论和技术决定论的语境,来重新讨论电影的“古典主义”是否只能存在于特定时空的语境。我想《窗中幽灵》的制作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启发和结论,并促使人们思考审美的多样性。
我们将综合利用灯光/美术/镜头运动/色彩科学/数字调色来实现对经典好莱坞时代的特艺色电影和彩色黑色电影的风格还原。
灯光上,光质以硬光为主,以早期钨丝灯的表现为准进行还原。在内景制造一些边缘清晰锐利的阴影,同时环境整体以小光比为主。环境光和人物造型光以更多的戏剧光效来设计,并尽量脱离真实光源的使用逻辑。
镜头运动上以固定镜头的正反打为主来拍摄对话,并用一定量的轨道镜头来体现人物和场景的调度,不适用手持/电子稳定等方式进行运动。
构图上多采用中全景和中心构图,营造秩序感。
色彩上结合摄影机的色彩科学和根据实际情况所制作的色彩查找表,并在实拍完成后通过数字调色来实现特艺色的效果。
美术上则需要使用纯度较高/适度饱和度的色彩进行置景来配合摄影实现复古的效果。
概念图:
*分别为影院、树林、宅邸走廊
影片视觉参考:
《迷魂记》
《微微的猩红》
《飞行家》
一些堪景现场图:
*分别为宅邸外/内、影院、树林。
目前整部电影的预算为100000元,筹款目标为50000元,每一个捐助人的每一笔捐助都将是我们的重要推动力。为了实现影片的落地并具有较为理想的质量,我们需要这笔资金来用于影片工作人员的薪资/保险和器材设备以及后期制作/配乐等。
万正杰
编剧/导演/摄影/剪辑
2024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在校期间自学电影摄影,现准备申请海外电影研究生。有丰富的TVC拍摄和短片拍摄经验。
剧情短片《金鱼牧场》摄影/调色
独立长片《月球人》摄影(制作中)
剧情短片《蛋》摄影,入选第二届全国高校影视毕业作品联展
林子珺
制片
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剧情短片《林池的冬天》导演,剧情短片《玫瑰标本》现场制片,独立长片《月球人》制片(制作中)。
曹庭瑜
副导演
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剧情短片《生人》导演,剧情短片《金鱼牧场》导演,实验纪录短片《口欲期大进化》导演,独立长片《月球人》导演(制作中)。
本片是没有任何商业用途的独立短片。每位捐助者都将出现在片尾的致谢表中,并获得本片的幕后剧照和花絮。我们也可向有意的捐助者分享关于电影升学和海外电影留学的知识与经验。
若本片能够获得影节奖金,将向大额捐助者(10000元及以上)提供50%奖金的返利(若有多位大额捐助者,则按所捐数额占总筹款数额比例进行分配)。
以上,我们诚挚感谢所有捐助者。
回报评价好评率 %
- 全部
- 有图
- 好评
- 中评
- 差评
回报评价 好评率 %